首页 > 信息资讯 > 正文

关于湖北省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合结构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函

  • 收藏
  • 打印
  • 字小-
  • 字大+
日期:2025-01-10 访问次数:1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各有关单位和专家:

根据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度湖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鄂市监标函〔2023〕208 号),由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湖北省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合结构技术规程》,已完成征求意见稿。

现将该标准征求意见稿(附件1)发给你们,请各地和有关单位组织专家对该稿内容进行全面、仔细审阅,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填写《征求意见表》(附件2),并于2025年2月15日前函寄或电子邮件反馈。

联系人:温永坚

联系电话:027-52102126

邮箱:1050203179@qq.com

邮寄单位: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邮寄地址:汉口四唯路8号

邮编:430014

附件:1.湖北省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合结构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2.湖北省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合结构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表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5年1月8日

湖北省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合结构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建筑工业化通过推行建筑标准化设计、工厂化构件加工、现场装配施工解决劳动力缺乏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传统施工方式中存在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中央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比例。

我国目前主要推广和运用的建筑工业化分为两种:(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2)钢结构体系。由于钢结构建造成本较高,使用期间维护成本也高于混凝土结构,阻碍了钢结构体系的推广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相对于传统的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工厂化构件加工、项目建造周期短、材料利率高、现场污染少、劳动力需求少等诸多优点,但在近年来的工程实践应用中也存在较多制约因素:(1)市场对预制构件的需求不足,工厂制作没有发挥批量生产的成本优势;(2)大型预制构件的运输及吊装困难,对运输线路交通条件及现场吊装设备要求高;(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拼装对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要求较高,管理不当会延长施工周期影响结构安全质量。

为了更好推广装配式建造,解决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困境,创新性提出了装配式混合框架结构体系,丰富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形式,编制了《装配式混合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程》于2023年在湖北省住建厅立项,由中信建筑设研究总院联合武汉大学、中建三局等单位编写。《规程》提出了钢管柱-钢筋混凝土梁组合框架结构和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两类新型装配式混合框架结构的设计及其节点连接方式,并针对这两种结构形式及其连接节点的适用范围、计算分析、设计制作、施工和验收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定,用于指导这两类新型装配式结构的工程应用,争取能够作为省地方标准进行发布。

《规程》分为13个章节。1至4章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符号以及总则部分。 5至8章是基本规定、材料、作用和作用组合以及结构分析。第9章为结构设计,是本《规程》的重点章节,其中对装配式混合框架结构的适用范围、抗震等级、节点构造、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钢筋搭接与锚固、以及柱脚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在条文说明中给出了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部分构件的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第10章是防火和防腐蚀。第11章是构件制作与运输。第12章是结构施工。第13章是工程验收。

在编写过程中,对结构类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了大量的有限元计算,同时根据有限元计算的结果,选择了23个有代表性受力构件在武汉大学大力学实验室进行对比试验,同时在武汉儿童医院西院区等10多项工程中进行了应用。上述计算及试验得到的结论以及实际工程应用,为本规程编制工作提供了较强的技术支撑,并为今后的实际工程设计应用提供了依据。

目前,《规程》征求意见稿已完成,报请省住建厅予以挂网征求意见, 我们也已将《规程》征求意见稿发给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下一步将按照《规范》编制要求做好意见征集和报审工作。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024年12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附件:

1.湖北省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合结构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2.湖北省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合结构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表.doc

来源: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版权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机电设备采购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机电设备采购平台,转载请必须注明机机电设备采购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关注App
关注App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